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题材 > 演讲稿 >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学生 - 演讲稿1600字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学生 - 演讲稿1600字

推荐人:行雁书 来源: 阅读: 6.91K 次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学生 - 演讲稿1600字

  不久前,中国作家莫言刚刚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当晚,网络上就掀起了一股“莫言”之浪,铺天盖地的都是莫言获奖的消息。2000年,高行健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这样说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命运把我推上这讲坛,由种种机缘造成的这偶然,不妨称之为命运。”无独有偶,莫言在前几日的采访中也说道:“这是一个巧合。”但是当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出现,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全中国的欢庆。

  根据官方媒体报道,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公民”,可是在满屏幕的“中国公民”这个关键词中,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能否用一种更具世界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奖项呢?毫无疑问,我们都可以预见到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会出现诺贝尔文学奖的浪潮,莫言的作品会出现在各大书店的醒目位置,相信各位也都在前几日的报纸上看到了各种庆贺的头条。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文章都聚焦在了莫言的身份上。诚然,对于中国文坛,甚至整个中国来说,莫言的获奖是轰动的,毫无疑问,这个奖项的获得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除去之前获奖的中国公民有着敏感的身份不谈,在如老舍、林语堂、沈从文等作家与诺贝尔奖阴差阳错地错过之时,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梦渐渐地扎下了根。莫言是圆梦之人,所以举国欢腾。

  然而,生活在全球化时代里的我们,作为杭外的中学生,是否应该在此之外看到些更多的东西?媒体的报道千篇一律的赞颂,有时甚至脱离了文学本身。我们是否反思过,在这样狂喜而带些浮躁的环境里,我们心中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否已经脱离了“文学”二字,而在莫言获奖之时更多的变成了一种释放民族自豪感的平台。在这样的浪潮中,我们更多地去关注了作家的身份,而不是作家的文字和文学抱负。以往的每一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份名单,甚至有些作家连名字都从未听说。说起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每个人都挺起了胸脯自豪的说,中国人获奖了!却鲜少有人真正能够说出莫言的作品的价值在哪里。问起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毫不迟疑地答出“莫言”二字,可是却没有人知道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前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尽管我们有理由质疑诺贝尔奖评选冷门作家的合理性,但是毕竟它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文学奖项,百年诺贝尔文学奖为我们留下了长长的文学清单,长长的文学之路。2000年的时候,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凭借一本《灵山》摘得当年的诺奖,时至今日,依然鲜少有人知道高行健到底是谁,更别说阅读过他的《灵山》一书了。高行健在国内的默默无名,与莫言今日的大红大紫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虽然与高行健本身的政治立场有关,但是更加反映出的,是我们对于诺贝尔文学奖本身价值的不理解和忽视。大家都为莫言的获奖而感到自豪,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情绪。然而更多的,我想,以我们的身份,应当去关注更深层面的东西。去仔仔细细读一本莫言的书,读一本高行健的书,读一本去年、前年的诺奖得主的书,仔细地反思他们所蕴含的文化文学意义,远胜于单纯地沉浸在国人得奖的喜悦里,除了“莫言”二字,什么也不知。

  正如央视评论员所说,“这个奖毫无疑问是对中国作家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瞩目,但他不是对一个国家文学状况的终极评价。”

  同样的,这个奖也不是对中国国民文化素养的终极评价。莫言的得奖,是对莫言先生作品价值的肯定,如果这个奖能够引来全体国民对于文学的兴趣与信心,就是这个奖更高的价值。希望莫言的得奖能够是一个契机,代表着中国国民掀起的新一股文学阅读的浪潮,而不是仅仅在几天几月后就被人遗忘。莫言获奖,应当成为推进中国国民文学阅读、文化积淀的动力,他不该是轻薄的一个名字,外加“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的标签。

  我们,中学生,作为未来国民的主体,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如果能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文学的重要性,带来的将是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所以,拿起一本书,读读莫言吧。其实不一定非是莫言的书,不一定非是诺奖得主的书,在文学成百上千年的积淀中,拿起一本与你心灵契合的书,真正地去阅读,去品味,去寻找它所隐藏的价值,不要让你的心中空空荡荡,只剩下了一个作家的空名。用前苏联作家索尔尼仁琴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