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题材 > 读后感 > 《白鹿原》里的父子情 - 读后感1500字

《白鹿原》里的父子情 - 读后感1500字

推荐人:be alone 来源: 阅读: 2.73W 次

  走进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仿佛在电视剧插曲的旋律下,原上人们还在那里世世代代生活着。陈先生的笔下,将原上的每一个人都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而每一个人的性格背后又闪烁着时代的印记,“白离不了鹿,鹿离不了白”白鹿两家的命运相互交织着,谱写着一代代的家族秘史。时代的印记从这些人身上一点点碾压而过,点拨着每一个人不同的命运抽线。

《白鹿原》里的父子情 - 读后感1500字

  家族学堂的兴办开启了这个原上新的时代,与其说是新时代,不如说是新旧两种思想的正式碰撞。作为一族之长的白嘉轩,一直遵守着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可以说白嘉轩的人生理想就是振兴家族,传承家业。当然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那就是做一个圣贤之人。白嘉轩的身上有着古代圣贤的兴邦立国的崇高信仰,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俗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追求成为圣贤是一种理想,“孰能无过”又显得是人之常情。白嘉轩在追求成为圣贤的道路上也表现出了他的普通性,甚至展现出残忍性。他为了改变家族命运,买“风水宝地”、种罂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普通性,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他对白孝文极近无情地“教育”,让人不敢苟同,无法理解。也看出了他作为父亲的失败。他不去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的。白孝文由众人眼里的宗族继承“模板”到一个人性扭曲投机“革命”的阴谋家。这样的大逆转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为白嘉轩。白嘉轩奉行着宗族继承传统的大志,在白孝文身上践行着他的理想。但是这种“言传身教”表面上看似成功,实际却是经不起考验。正是这种继承样板的压力,造成了白孝文人性扭曲的隐形因素。如果说白孝文靠近田小娥那一刻起,成为了白孝文人性的转折点,那么被逐出白家,分家产、抽大烟,就是白孝文人性的彻底逆转与沦落。原本即将属于自己的家族荣耀和使命,又全部还给了父亲。如此大的打击,至此,白孝文彻底从一个“要脸的人”变成了一个“不要脸的人”。就是白嘉轩将传统打压式教育践行的如此彻底,惩治的如此无情,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父亲失败的一面。这背后透视出多少封建宗族制度对人性的残害。

  相比白嘉轩,鹿子霖是一个处处都精明算计,处处都想体现自己能力比白嘉轩强的真小人。他的道德层面很浅薄,他诱骗田小娥,又利用田小娥害白孝文,试图彻底击垮白家,这一点上他确实“受得起”人们对他的鄙夷与唾弃,无耻又阴毒。但在白鹿原里作者也在时时想我们展示好人并非都好,坏人也并非都坏。作为父亲,他比白嘉轩称职,更有人情味儿。就拿让孩子们读书这件事,白嘉轩让儿子们进学堂读书的目的是将来能更好的继承家族事业。而鹿子霖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让孩们能走出原上,到外面求学。单看这一点,鹿子霖就比白嘉轩思想更开明,像个父亲。再者,鹿子霖事事都要和白嘉轩比,在比孩子这件事上自然不甘于人后。喜欢炫耀,单把这一点放在教育孩子身上,也的确体现了他作为父亲所具备的亲和力。一个父亲本就应该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亲情,感受到父爱,这样才是教育的最好体现。整部作品中鹿兆鹏是最优秀的一个人。这样看来,这根正苗红的鹿兆鹏并没有鹿子霖的半点影子。这不是鹿子霖教育的结果,但是一定与他开明的教育思想有一定关系。鹿兆海也一直成长于自由自在的环境下。最后虽然兄弟俩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但从根本上他们都一直在遵循自己的内心而活。鹿子霖也反对过,但是反对无效后,他仍然能用父爱去包容和理解他的孩子们,这一点白嘉轩不如鹿子霖,原著里,白嘉轩老婆仙草和他母亲都说过“你的心真硬”。然而白嘉轩并非不爱自己的儿子们,只是基于自己是族长,自己肩负重任,就收起了那份父子之间该有的理解和包容。他不仅推开了白孝文,还用同样的方式与参加革命的百灵断绝了父女关系。或许我们应该理解他作为父亲想要以此来激将,劝返走入“不归路”的孩子们。但是,他却失去了父亲应有的那份包容与亲昵。白嘉轩是一个优秀的族长,却不是一个好父亲。

  白鹿原里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究的地方,白孝文是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他的悲剧是注定的。但他也是值得人同情的。那个所谓的“族长继承人”只是一个噱头,现在看来他是所有人性真实写照的“恶”的根源。鹿子霖的“恶”也跟它有关。白嘉轩肩上的“重担”也源于它。白嘉轩维系的是族权,白孝文到后来已经越过这种族权,眼里看到的是公权。这既是思想的转变,也是欲望的驱使。因此也就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然而白鹿原又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人们从这里出生,从这里走出去,到最后又都回到了这里。或者终究要回到这里。朱先生死前抓着妻子的手喊出那声妈的时候,也是作者要传达给我们的,人无论走多远,走到哪里,其实都是在寻根问源。一切美好的开始,也终将在追寻中落脚于原本的起点。

赞助商

赞助商